既然參加了梁皇寶懺的法會,當然要知道法會的由來
故由法鼓山的寶雲寺台中分院的網站上找到這篇有詳細介紹的文章
藉此與大家一起分享~~

 
拜懺利人天.福壽廣增延
禮拜《梁皇寶懺》是對現世父母無上的孝心與感恩,也是緬懷往生先祖最好的方法
 
聖嚴師父開示
 
何謂梁皇寶懺?
《梁皇懺》原來的名字叫做《慈悲道場懺法》,這是當來下生彌勒佛在夢中託夢,給這部懺法取的名字。拜懺,就是修慈悲法門,我們拜懺就是度眾生,這是功德無量,修菩薩行,也是自利利他的慈悲行,所以叫做慈悲道場懺法。這部《梁皇懺》是根據大乘經典(有涅槃經、法華經、楞伽經、華嚴經…等經典)裡邊的經文,以及經典裡記錄出來佛的聖號,編輯而成。向諸佛懺悔時,我們一邊拜與唱、誦。在漢傳的佛教裡,這是最大的一部懺法、懺儀;而且,歷代有很多的感應事蹟。 眾生都非常的愚癡,常常在不知不覺之中,犯了錯誤,傷害了人、傷害了眾生。業力讓他們找上我們。因此就有種種的災難和病痛,分別的來阻礙自己。拜懺,有個人對自己內心行懺悔,有對被我們得罪的人當面懺悔,或我們犯了過失對團體大眾懺悔。而我們更需要在諸佛菩薩面前懺悔,由諸佛菩薩幫我們證明懺悔。
 
梁皇寶懺的由來
它的由來是梁武帝夜夢皇后郗氏因生前喜歡爭寵,性情慘毒,瞋心及忌妒心太重,所以死後受到墮入大蟒蛇畜生道的果報,梁武帝因憐愛妃死後受苦,懇請當時的高僧寶誌公禪師,制定《梁皇寶懺》來超薦愛妃郗氏,在設壇禮懺法會結束後,即看見一位頭戴華冠,身穿錦服的人,對武帝說:「承蒙佛法力量的救拔,我已脫蟒蛇身,即將往生忉利天。」可見只要依著梁皇懺本,虔誠恭敬地禮懺,並真誠的反省改過,不生瞋恨忌妒之心,一定可以將業障懺悔清淨。
 
懺悔的功能與功德
當我們懺悔的時候,我們的怨親、債主就會覺得我們自己認錯了,認錯之後我們要負責任,怎麼負責呢?把債還清。拜懺能夠解怨釋結,能夠除病消災,能夠超度亡靈。虔誠拜懺,你就會除愚癡而得智慧,除瞋恨而得慈悲。自然能夠心開意解,遇到折磨、挫折、困難、病痛或者不順利的時候,也能夠自己化解自己心中的憂愁和痛苦。能夠有力量多做功德,多出錢,護持三寶,這是自己盡力而為的事。如果自己能來參加拜懺,那功德更大;還有,感應力更強、更多。
 
~拜懺種福田~
祈求闔府平安,為至親延壽禳災,心誠與諸佛相應。
~拜懺增功德~
消愆滅罪,救度冤親亡靈,迴向利益眾生。
~拜懺利修行~
洗脫煩惱惡業,換得福報智慧,發無上慈悲心。
文章出處:http://www.ddm.org.tw/lianchung/web/2012/p1.html
 

【齋天】 
天又名供天,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師依《金光明經》制定《金光明懺法》時開始的。據《金光明經》載:諸天在「金光明會」上時,於佛前發菩提心,護持佛教,奉行正法,修諸善業,不做惡行;諸天也遵照佛陀的囑咐,巡行人間,以慈悲心輔助有德的人,提攜修道者圓滿佛果。因此諸天又叫護法龍天。護法是一項非常辛苦的工作,日日月月護持三寶,讓正法永住。
 
此外,在《法華經》〈方便品〉中說:「我所得智慧,微妙最第一,眾生諸根鈍,著樂癡所盲,如斯之等類,云何而可度」,眾生樂著五欲樂,很難覺悟佛法的真理,所以佛有入涅槃的意思。於是梵天王、釋提桓因等諸天恭敬合掌,禮請佛轉法輪。佛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而思:「我今所得道,亦應說三乘。」佛於是同意了,先到鹿野苑說法,之後又到各地方度化很多眾生。
 
所以,齋天的意義並不是民間的拜天公,而是對佛法的護持與修學。除了感恩諸天菩薩的護持,同時也祈願諸天菩薩,以虔誠禮拜三寶及迎請諸天光降受供,使得佛法興隆,三寶常作眾生的暗夜明燈,保佑我們這個世界,能夠長久的祥和平安。
文章出處:http://www.ddm.org.tw/lianchung/web/2012/p1-3.html
 

【焰口的由來】 
是源自於阿難尊者在林中修習禪定時,見到觀音大士化現的餓鬼王面然(又稱為焰口),面容枯槁、面貌醜陋、頭髮散亂、腹大如山,喉細如針、臉上噴火,阿難嚇得問面然為什麼變成這樣,面然告訴阿難是因為生前慳吝、貪心,於是死了以後墮入餓鬼道,長年必須處在飢餓中受種種的苦。面然並告訴阿難,三天以後阿難壽命終了也會墮落到餓鬼道;阿難一聽,非常害怕的跑到佛前 請示解決的方法,佛陀於是指導阿難焰口經和施食的方法,要阿難持「無量威德自在光明如來陀 羅尼法」七遍,就可以讓一食變成種種甘露飲食,充塞法界,能使無量恆河沙數的餓鬼與諸仙等 眾生,皆得到飲食飽滿、解脫苦趣,超升到三善道,施食者並可以延年益壽,受到諸鬼神的擁護。
 
【何謂「焰口」】
焰口的意思就是「餓鬼」,在生時慳貪吝嗇,一毛不拔,專占他人的便宜,若投為鬼,便成無福無力的餓鬼,一般人所說的孤魂野鬼之中,即有「餓鬼」,這一類鬼的食量極大,喉管卻極細,有了食物也難以果腹,由於業報的關係,它們很難見到食物,縱然得到了可口的食物,進口之時,卻又變成了臭穢的膿血,從口裡邊吐出來都是火,這個火又臭又熱,它們常受餓火中燒,烈焰從口而出,故名「焰口」。
 
【為什麼要「放焰口」】
放焰口的意思,是對於餓鬼道的眾生來做布施,來做平等的、普遍的布施。佛陀慈悲,說了好多種神咒,例如淨業障真言,變食真言,開咽喉真言等,讓餓鬼道的眾生,能夠可以吃到甘露法食。凡是依法誦持這些真言神咒之時,被召請前來的餓鬼們,就可仗佛的神通願力而飽餐一頓,飽餐之後,再為它們宣揚佛法,勸他們歸依佛法僧三寶,為它們傳授三昧耶密戒,使餓鬼道的眾生心轉變,永脫離餓鬼道的苦難,這就是放焰口的作用和目的。 因此,放焰口對於鬼道來說,等於是無限制的放賑,所以又叫做「施食」。
 
焰口的內容
焰口的內容從迎請諸佛菩薩開始,接著供奉諸佛菩薩,再於「緣起文」之後召請十方一切眾生,以淨甘露滋潤身田,離邪行、歸敬三寶、證無上道;接著以各種咒印,包括變食、召鬼、破地獄、開咽喉、摧罪、破業、懺悔、說皈依、受戒、說法,到孤魂上船同登慈航、航向成佛之道為止。從其中的咒印部分,可看出瑜伽焰口是以密法為主,顯教為從。
 
一般焰口的施放時間都是戌亥二時開始(即晚上七點到十一點),因為過了這個時段,神鬼就不能進食了。焰口的主要目的在救度地獄的鬼道眾生,期望藉由菩薩的加持與願力,共同幫助這些眾生脫離苦海,善根深厚者可以出離,善根較差的至少可以得到一時的喘息機會。施放焰口重要的是以清淨心參加,才能達到相應的結果,所以,登上焰口台的法師,要「結印、持誦、觀想」三業相應,才能自利利他,達到焰口施食的目的。而參加法會者以「身敬、口誦、思惟」三業清淨的心來參加,自然可以感應諸聖賢,達到慈悲救苦的目的。
 
文章出處:http://www.ddm.org.tw/lianchung/web/2012/p1-2.html
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幸福廚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