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美的藍天白雲

梁皇寶懺法-回向讚

《梁皇寶懺》最好聽也是我愛聽的一段,是每卷最後的這段回向讚
 所以也找來解釋回向讚的文章,一起分享給大家

文章出處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buddha-dharma/article?mid=58577
 

(本懺回向讚)
 
梁皇懺 一卷功德力 願滅信人/亡者一障罪
[1] 親證菩薩歡喜地[2]
懺文舉處罪花飛[3] 解了冤[4] 懺了罪[5] 消災增福慧 / 脫苦生忉利[6]
龍華三會願相逢[7] 彌勒佛前親受記[8]
南無龍華會菩薩摩訶薩[9] 三稱
 
宣「疏」繞佛舉讚(統合回向讚)
梁皇懺 一卷已全周 回向四恩并三有
[10]
拜懺某等增福壽 願將法水洗愆尤[11] / 惟願亡靈往西遊[12]
歡喜地菩薩 惟願哀納受
南無登雲路菩薩摩訶薩[13] 三稱
 

[1] 障,就是無明煩惱
[2] 證得初地,證得法性身,證得法身就能夠十方化現,八相成道。「歡喜地」是菩薩的初地,羅漢有四果,菩薩有十地,第一地就是歡喜地
[3] 「舉」是讀誦唱誦。隨著懺文的念誦,罪業像在枝葉上的花,被懺悔之風吹掉。此是形容比喻,因為花開以後就會結果,若是花還沒有謝就被風吹掉,它就不會結果,比喻罪花被懺悔之風吹掉後,就沒有惡果。「懺文舉處罪花飛」就是能夠把將要來到的惡果洗淨除滅,這就是懺悔的意思
[4] 因為罪花飛的比喻是將要結果的惡果沒有了,因此就解了冤──把跟眾生的冤仇,解除消除掉
[5]「懺」有清除之意,把惡業清除掉
[6]「生忉利」是生到忉利天
[7] 釋迦牟尼佛在《彌勒上生經》以及《彌勒下生經》(鳩摩羅什大師翻譯)有講到:在若干年後,下一尊佛是「彌勒佛」,彌勒佛在華離園說法,總共說法三會,度無量眾生成道。「龍華會」的思想其實是菩薩道的思想,是安住在娑婆國土裡行菩薩道,等待彌勒佛下生後,聞彌勒佛說法,然後開悟,解脫生死。學佛必須要有無量劫修行、無量劫行菩薩道的思想,才能夠跟佛法的本質──發菩提心,度一切眾生成佛相契合。所以「龍華三會」,是希望到龍華會上,與大家再相逢

[8] 在彌勒佛的面前,再聽彌勒佛說法,然後蒙彌勒佛授記
[9] 每一首讚的後面的「菩薩摩訶薩」,-是跟這一首讚的精神相應的。此讚是要歸心於龍華會上,聽彌勒佛說法,所以是「南無龍華會菩薩摩訶薩」
[10] 「四恩」是三寶恩、國王恩、師長恩、父母恩。「三有」就是三界一切的眾生──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
[11] 願以懺悔功德力的法水,洗淨我們的心、我們的罪業
[12] 超薦亡親眷屬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
[13]「登雲路」是祈願能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
 
文章出處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buddha-dharma/article?mid=58577
 
 
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幸福廚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